肇鑫的日常博客

日常

买早餐记

昨晚10点就睡了,今早快5点起的。早睡早起身体好。

窗口飘进三明治的味道,勾起了我吃早餐的欲望。饿了么搜索三明治,发现配送时间较晚。不然吃吊炉饼鸡蛋糕吧。找到一家,凑单之后才发现,配送费居然要5.2元。

看看地址,不然我自己去好了。

导航提示步行需要27分钟。

不然看看美团?结果发现,美团不仅价格便宜一些,并且免配送费。

在美团下了单。

用咕唧吐槽饿了么杀熟。结果咕唧崩了。这个bug我是知道的。第三方框架Realm的问题。不过我记得最新版的Realm修复了啊。找到Pod.lock文件。发现咕唧用的不是最新版。于是更新pods,重新编译应用。

realm_random_crashing

看一眼外卖的进度吧?咦,商家没有接单。看看提示,15分钟不接单自动取消。看看下单时间,5点50。这都20分钟了啊,也没自动取消啊。被坑了?

meituan_kefu

点客服,选商家未接单,选由美团联系。美团提示大概需要3分钟,同时忽悠我说自己联系会更快。我才不自己联系呢。30秒后,美团返回一条消息,说商家承诺会接单。说到这里,对于美团的客服的界面赞一个。它拨叫给商家的时候,我这边会显示一个计时器,可以明确的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,对于客户急躁的心是一个安抚的作用。整个客服过程,双方没有任何人工交流,都是自动化和程序化的,这对于不擅长沟通或者不擅长使用科技产品的人来说,更为方便。

过了一会儿,美团的快递员又换了。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原理,饿了么印象中没遇到过这种情况,但是美团似乎经常遇到。就是会中途换快递员。不知道这个实现又是什么原理。

最终,外卖收到了。吊炉饼比想象的大。我原本预计我能吃两张。所以买了一张饼加两个包子,但是最终我发现,只吃饼就够了。

以前的固话是家里停电也能用的

看老片《刑警队长》。因为剧集换过地址,字幕很少。有段剧情是,刑警队长家里停电了,他老婆用固话给他打电话问电本放哪里了。结果看到一条弹幕,说这剧情也太假了,家里没电了还能打电话。

我还想,这位是没用过固话吧。固话的电是电话线里的,和家里的电不是同一个线路啊。

结果这时又飘过来一个弹幕,说其实固话里是有电池的。后面又来一个,说以前的电话是停电也可以打的。

我产生了两个想法:

  1. 后面说的那两种固话我都没用过。现在的固话没电了就不能用,那防灾的效果是不是会差很多?
  2. 年轻人经常觉得父辈在有些事情上不如自己,从而产生一些评价负面的想法。但是其实,只是因为他们累计了好多经验,现在已经过时了。这些经验虽然并非完全无用,但是也成为了新学习的阻碍。年轻人觉得自己懂得多,无非是自己见识少,学习阻碍小罢了。

《刑警队长》说是老片,但是其实也不是特别老。因为这个片是2018年的飞天奖的现实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之一。但剧集审批号是2015年的。而讲述的内容从1995年开始。

一件小事

一周多以前买柯南剧场版电影票的时候,我特意查了天气,周五的降水概率只有20%。但是昨天却下了几乎一白天的雨,到下午5点多,雨才停。

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,遇到一件小事。

当时我坐190从宁山路往北走。大概过了一两站,车后门有一位女乘客准备下车。车到站了,但是车后门迟迟没开。司机高喊:“到前门下车。”女乘客有点儿懵。沈阳自打执行无人售票以来,20多年的时间,一直是前门上车,后门下车。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不懂,但是到了现在,这套规矩已经深深地在人们的心中扎了根。

女乘客还在等后门开。司机又喊了两声:“从前门下。”女乘客往前门迈了半步,然后又180度转了回来。大概是觉得自己听错了。我觉得如果是我,也有可能觉得听错了。因为后门下车是规矩,并且人下车的时候,注意力都集中在车什么时候停稳,车门什么时候开,旁边人的说话都是自动忽略的。除非有人拍自己肩膀,问:“下车吗?”,不然不会注意到别人说了什么。

司机开始不耐烦,说:“多大岁数啦?咋还耳背啊?前门下车!”车上有个中年男乘客也在帮腔:“你去前门下。他这后门不好开。前门下车。”

原来是这样,我思考到。我上车之后就坐在了紧挨后门靠后的座位上,之前一直没看到有人下车,所以现在才知道原来后门坏了,只能从前门下。不过,我还是对于司机的态度不以为然。你车后门坏了,应该贴通知啊,至少也应该提前说明,怎么都到站了,人家都准备下车了,你才说呢?这位女乘客也没有做错任何事啊。你不耐烦个什么!

女乘客终于从前门下了车。之前那位帮腔的中年男士又不依不饶补了句:“这是中午喝了酒,上头了,反应迟钝。”说没说完就自己先笑了起来。但是没人理他,他就又安静了下来。

汽车继续行驶,又到了两站,后门每次都能正常开关。我想,这后门也没坏啊。怎么刚刚只开前门?转念一想,我明白了。应该是刚才那个车站,后门的位置下雨过后积水较深,所以司机好心地没有按照规矩开后门,让女乘客从前门走。

但是你这个好心,并没有办成好事啊。恐怕那位女乘客回到家还是满头雾水吧。甚至还会和家人抱怨司机两句。如果是我,也一定会抱怨的。因为司机只说前门下车,没有说明原因,甚至最后语气还很不耐烦。

所谓情商低,就是这种吧。明明是好心,却不懂沟通、不擅表达,结果得到好处的人,连感谢都不会有,甚至还可能产生反感。但是,这样的结果,只是公交司机个人的问题吗?如果公交公司,能够在对司机职业培训时,进行对应的训练,让他们至少能做到说清楚原因,是不是就会少一些这种误会,也能让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,更加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