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多以前买柯南剧场版电影票的时候,我特意查了天气,周五的降水概率只有20%。但是昨天却下了几乎一白天的雨,到下午5点多,雨才停。
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,遇到一件小事。
当时我坐190从宁山路往北走。大概过了一两站,车后门有一位女乘客准备下车。车到站了,但是车后门迟迟没开。司机高喊:“到前门下车。”女乘客有点儿懵。沈阳自打执行无人售票以来,20多年的时间,一直是前门上车,后门下车。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不懂,但是到了现在,这套规矩已经深深地在人们的心中扎了根。
女乘客还在等后门开。司机又喊了两声:“从前门下。”女乘客往前门迈了半步,然后又180度转了回来。大概是觉得自己听错了。我觉得如果是我,也有可能觉得听错了。因为后门下车是规矩,并且人下车的时候,注意力都集中在车什么时候停稳,车门什么时候开,旁边人的说话都是自动忽略的。除非有人拍自己肩膀,问:“下车吗?”,不然不会注意到别人说了什么。
司机开始不耐烦,说:“多大岁数啦?咋还耳背啊?前门下车!”车上有个中年男乘客也在帮腔:“你去前门下。他这后门不好开。前门下车。”
原来是这样,我思考到。我上车之后就坐在了紧挨后门靠后的座位上,之前一直没看到有人下车,所以现在才知道原来后门坏了,只能从前门下。不过,我还是对于司机的态度不以为然。你车后门坏了,应该贴通知啊,至少也应该提前说明,怎么都到站了,人家都准备下车了,你才说呢?这位女乘客也没有做错任何事啊。你不耐烦个什么!
女乘客终于从前门下了车。之前那位帮腔的中年男士又不依不饶补了句:“这是中午喝了酒,上头了,反应迟钝。”说没说完就自己先笑了起来。但是没人理他,他就又安静了下来。
汽车继续行驶,又到了两站,后门每次都能正常开关。我想,这后门也没坏啊。怎么刚刚只开前门?转念一想,我明白了。应该是刚才那个车站,后门的位置下雨过后积水较深,所以司机好心地没有按照规矩开后门,让女乘客从前门走。
但是你这个好心,并没有办成好事啊。恐怕那位女乘客回到家还是满头雾水吧。甚至还会和家人抱怨司机两句。如果是我,也一定会抱怨的。因为司机只说前门下车,没有说明原因,甚至最后语气还很不耐烦。
所谓情商低,就是这种吧。明明是好心,却不懂沟通、不擅表达,结果得到好处的人,连感谢都不会有,甚至还可能产生反感。但是,这样的结果,只是公交司机个人的问题吗?如果公交公司,能够在对司机职业培训时,进行对应的训练,让他们至少能做到说清楚原因,是不是就会少一些这种误会,也能让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,更加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