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鑫的日常博客

日常

苹果芯片Mac系统降级避坑指南

两天重装了4次macOS,终于搞定了苹果芯片Mac的降级。

起因

升级到macOS 13.3之后,蓝牙相关的好多写作功能都失灵了。比如iPhone热点、接力、手表解锁Mac等。于是想要降级会13.2。

过程

最初的想法很简单。下载macOS 13.2.1安装包,制作安装优盘,然后覆盖安装即可。不过,覆盖安装的时候,提示不能降级。想使用时光机的时候,则提示,时光机不能直接降级,只能用于融合助手。于是只好格盘安装。格盘提示格盘之后会重启系统。

格盘之后的重启是个大坑

我跌进去了三次才最终发现这个坑。一开始,每次融合之后系统都是13.3,而不是13.2.1,我反复核对,发现我的安装盘没问题,选择的时光机镜像也是正确的日期。难道是苹果在后台自动升级了?

结果不是。原因是这个格盘之后的重启。虽然使用的优盘的恢复系统格式化的磁盘,但是重启后自动引导,不是优盘,而是系统默认的恢复。

与英特尔的Mac不同,苹果芯片的Mac不能通过长按键盘快捷键选择启动磁盘,而必须使用长按电源按钮的方式。
因为重启之后我没有长按电源按钮,所以就进入了Mac内置的恢复功能。
但是如果我长按了电源按钮,因为是重启而不是冷启动。电脑会在几秒后强制关机。然后需要再次长按,直到进入选择启动磁盘,然后选择优盘安装即可。

如何分辨是系统启动磁盘安装,还是优盘安装

最明显的是,系统启动磁盘安装是英文版,安装一开始提示还有2个多小时。而如果是优盘安装,安装界面是中文的,而且一开始提示的安装时间不到1小时。

后面就都一样了,不再赘述。

macOS备份策略(2023修正版)

长久以来,我一直同时使用时光机和CCC(Carbon Copy Cloner)来对我的系统进行备份。这种双备份的策略能够兼顾备份和恢复的效率,同时还能支持文件的多个版本进行恢复。

最近,我从Intel版本的Mac,过渡到了苹果芯片的Mac。苹果芯片的Mac,对于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变,这导致原本的备份策略不再完全适用。因此,写下此文进行小结。此文分Intel芯片篇和苹果芯片篇。

Intel芯片篇

时光机

无论你是使用何种备份方式,时光机都是首要推荐的。不仅是因为它是系统自带的,完全免费,而且它真的好用。

使用时光机备份,只需要打开时光机,选择合适的备份磁盘就可以了。相比较于网络备份,我更推荐使用移动硬盘。因为后者的备份/恢复速度更快。有条件的,可以直接使用移动固态硬盘进行备份,这样恢复的时候,你能体验到飞一般的感觉。

时光机的另一个主要功能,是用于单独文件/文件夹的恢复。只需要点击时光机,选择要恢复的时间,然后选择指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,最后选择恢复就可以了。

CCC

CCC是我常用的备份恢复工具。我将它设置为每天上午七点半自动备份。相比于时光机,它的优势是恢复系统的时间更短。另外,通过传统模式备份的CCC备份,包含完整的系统,可以直接从备份盘启动。

CCC备份的问题是,传统模式备份的CCC备份,包含的系统是不会随着源盘的系统进行升级的。如果你想将系统也同时升级,就只能格盘重新运行一遍全新的传统模式备份。

苹果芯片篇

时光机的部分参考Intel芯片篇,不再赘述。

CCC

苹果芯片的Mac从外置硬盘启动时,修改了启动策略。对于苹果芯片的Mac,要想从外置硬盘启动,Mac的内置硬盘必须包含完整的系统,然后使用内置硬盘系统中的管理员账号授权,才能从外置硬盘启动。

这直接导致了,苹果芯片的Mac,是无法直接从外置硬盘启动系统的。这样,在外置硬盘保存完整的系统并用于单独启动的可能就变小了。为此,CCC也在文档中说明,在目前的Mac中,相对于传统备份方式,更推荐标准备份。标准备份只备份所有数据,不包含操作系统本身。因此不能用于单独启动,但是因为苹果芯片的Mac在系统挂掉的情况下,本来也不能从外置硬盘启动,因此可以说是没啥影响。

所以,如果你使用的是苹果芯片的Mac,并且没有多系统的需求。那么直接使用CCC的标准备份就可以了。如果你需要使用多个版本的Mac,那么还是使用传统备份,格式化硬盘,然后备份完整的系统。这样在内置系统完整的情况下,还是可以多系统启动的。

2023年1月31日更新

这两天遇到了一个新情况。之前原本能够成功启动的移动硬盘里的macOS Ventura无法启动了。并且重新制作也无法启动成功。没办法,我写了邮件给CCC,询问原因。

CCC的客服回复说,就目前M1芯片的苹果电脑。CCC的传统备份,仅支持备份完成之后立即使用这种形式。不再推荐长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备份,并随时准备从外置硬盘启动的情况。

有鉴于此,今后CCC的备份,推荐默认的备份方式。不再推荐传统备份的方式。传统备份,仅在大版本改变时推荐。即比如macOS 13升级到14之前,可以用传统备份,保存一个macOS 13的版本,单独保存。这样,可以双启动。

截屏2023-01-31 20.18.12

路由安装ShellClash后,设置方面的一些小结

这段时间一直使用路由翻墙,重中之重是ShellClash的各种设置。设置好了,一切正常,设置冲突,可能就上不了网了。我并没有所有的设置都尝试过,因此,这只是我体验过的部分设置。

ShellClash的能力和限制

ShellClash可以代理TCP和UDP的流量。TCP的流量可以通过转发和TUN的方式,UDP的流量只能通过TUN的方式,但UDP必须是通过域名访问,直接通过IP访问的ShellClash会略过不处理。

模式、内核和设置

ShellClash的模式、内核和设置,是彼此相关的,你在设置时需要仔细阅读说明,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匹配性。

Redirect模式、官方内核、redirect DNS运行模式

官方内核占用的资源最小,但是功能也最精简。仅支持redirect模式和redirect DNS,能够代理TCP流量,对于UDP流量不做处理。

混合模式、Pre内核、fake-ip DNS运行模式

Pre内核功能更多一些,因此也占用更多的内存。除了可以代理TCP流量,UDP流量也可以通过TUN的方式进行代理。需要注意的是,此时必须选择fake-ip的DNS运行模式,不然UDP的流量还是无法代理。

TUN模式、Pre内核、fake-ip DNS运行模式

和上面的类似,但是TCP流量也不再使用转发,而是同样适用TUN的方式。

使用这个模式的时候,Telegram会上不了网。这是因为它是采用IP直连,会被TUN给略过。可以在Telegram的设置里,手动指定代理,方法就按照原的socks5的方式进行设置就可以。
此模式下,如果Firefox无法上网,可能是因为你同时安装了AdGuard应用。可以在AdGuard中,将Firefox设置为不过滤,然后在Firefox中使用AdGuard插件即可。

定时设置

刚开始启动时,ShellClash占用的内存是最小的,随着代理的增多,消耗内存逐渐变大。我们可以通过重启ShellClash的服务来释放内存,以免内存占用过多导致路由出现问题。我设置为每天3点自动重启ShellClash服务,因为那时我一般都在睡觉。

其他

ShellClash还有其他的一些模式和内核,但是由于我都没有尝试过,就不进行说明了。另外,本文针对的是1.6.8内测版。